歌訣二十一:

用到極處須轉身,脫身化影不留痕。如何變換端在步,出入進退腰先伸。

用到極處須換招勢,脫身化影是指身法的變化。其步法、手法千變萬化,出入

進退都須腰帶動。

歌訣二十二:

轉掌之神頸骨傳,轉項扭項手當先。變時縮頸發時伸,要如神龍首尾連。

轉掌之際整條腰椎、胸椎至頸椎都要保持上下對拉的豎直。發勁時手眼身法步

 

一氣合成,如神龍首尾一樣協調貫串。

歌訣二十三:

打人憑手膀為根,膀在肩端不會伸。故欲進時進前步,若進後步枉勞神。

這裡講的也是勁力之根源於腰腿。進時進前步後步跟,若無一致整勁則徒勞無

功。

歌訣二十四:

力足發自筋與骨,骨中出硬筋須隨。足跟大筋通腦脊,發招跟步力能摧。

剛勁練自骨、柔勁發於筋,剛柔勁須合而為一。勁力之發放須從腳、腿、胯、

腰、脊背、肩、肘、腕、指尖送出。

歌訣二十五:

跟到手到腰腿到,心真神真力又真。三真四到合一處,防己有餘能制人。

跟到、手到、腰到、腿到加上精氣神,防護自身又有制服對手。

歌訣二十六;

力要剛兮更要柔,剛柔偏重功難收。過剛必折真物理,優柔太盛等於休。

勁力的發送蓄在丹田剛,外顯之形柔;在剛中有其靈活之彈性,在柔中又其貫

串之撐勁;過剛必滯力不暢,柔之過剛又如停滯無力。

歌訣二十七:

剛柔相濟是何言,剛柔相輔總無難。剛柔當用乾坤手,掀天揭地海波瀾。

過剛則硬、過柔則軟,剛柔互相輔助。剛是乾是陽、柔是坤是陰,陰陽、虛實

連綿不斷轉換,如海浪拍岸捲起的浪花自然翻轉不停。

歌訣二十八:

人剛我柔是正方,我剛人柔法亦良。剛柔相遇腰求勝,解此糾紛步法強。

人剛我柔是引化,如我剛人柔化我勁。此就由身法、步法來取決勝負了,看誰

先得機得勢。

歌訣二十九:

步法動時腰先提,收縮合宜顯神奇。足欲動兮腰不動,踉蹌邁去誤時機。

步法動時丹田氣先提蓄勁,發勁時同時發放。如沒同時則踉蹌邁步去會誤時機

歌訣三十:

轉身變法步莫長,擦地而行莫要慌。看準來路方伸手,巧女穿針穩柔剛。

八卦掌轉身必須擺步、扣步,必須擺腳、扣膝,腿部出力才順暢圓滿,才能貫串

腰、胯、膝、踝至腳底,否則自己腿根相纏,無法鬆沉,動作顯得呆滯不靈活

。對方攻擊我時要從容應對,見招拆招如巧女穿針。

歌訣三十一:

人持利器我不忙,飛劍遙遙到身旁。看他來路哼哈避,邪不勝正語頗良。

面對對手先要有膽識過人之氣勢,心靜、眼明看清對手的招式,接招應化用哼

哈二氣乘隙以反擊,自然邪不勝正。

歌訣三十二:

短兵相接似難防,哪怕鋒利似魚腸。伸手來接囊中物,指山打磨妙中藏。

如能保持心靜、眼明之狀態,不管鋒利似魚腸鋒利武器,也能如囊中取物,加

上誘敵的策略,使對手迷亂失措,而趁機取勝。

歌訣三十三;

人眾我寡力難擋,巧破千鈞莫要忙。一手不勞憑指力,犁牛猶怕反弓張。

當敵眾我寡時要善巧的運用八卦掌的特色–閃打,也就是閃化、轉身滾架、反攻

打。

歌訣三十四:

伸手不見前掌伸,又無油松照彼身,收縮眼皮努睛看,底盤掌使顯神奇。

這裡談到的是在換掌時前掌只是防制對方,真正發揮攻擊性威力其實在後掌。

歌訣三十五:

冰天雪地雨濘滑,前腳橫使切莫差,翻身切忌螺絲轉,高低緊避乃為佳。

不管在任何環境條件下,前腳一定外擺落地,此有探地況之用,並可使內氣沉

的更深,上下合勁裹得緊,重心也就更穩,萬一地況不佳時才不會失去重心。

歌訣三十六:

用時最要是精神,精神煥發耳目真,任憑他人飛燕手,蟻鳴我聽虎龍吟。

與對手交戰時貴在精神集中、心神安定,自然耳聰目明、眼明手快,任憑對方

出手有多快、多猛,蟻鳴我聽虎龍吟是形容如螞蟻小蟲的叫聲,在我聽起來如

虎虎吼龍吟,這裡強調心靜後思辨反應之迅速與靈敏。

以上是個人對「八卦掌三十六歌訣」的淺見,若有疏失祈望八卦掌前輩不吝給予指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