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起
《易經.繫辭傳》謂:「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,仰則觀象於天,俯則觀法於地,觀鳥獸之文,與地之宜,近取諸身,遠取諸物」,體悟出宇宙變易、萬物化生之理,「於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類萬物之情」 [1] 。在「通德類情」的理想中,伏羲氏 [2] 一畫開天,創造了取象的智慧,易學思想自此出現,在中華文化的發展上迸發了燦爛之光輝,影響後代學術思想甚鉅。
中國的治國之道,自來講究「有文事者,必有武備」。善禦敵者,平時便須「致民田獵以講武」,因此武學的發展,源遠流長,千年以來,燦然大備。經過先賢精心研創,融合古代哲學思想和各種養生方法,武學往往兼具技擊、健身與養性效果,由武入道,以躋於天人合一的境界。後出轉精,明末以來,開始出現所謂的「內家武學」:形意拳、太極拳和八卦掌。
八卦掌,本來是南方道家練丹修道之士,為了養性修命所研創的功法,向無外傳。到了清代,董海川到南方習得此藝,藝壓當代,爐火純青,乃於北京公開傳授,遂使「八卦掌」之名震動京師。董公於北京傳藝,廣開門庭,名家輩出,於是為中國武學的歷史寫下新頁,使「八卦掌」成為中國內家三大名拳之一。
其中由董公弟子尹福所傳八卦掌,以牛舌掌為主;程廷華所傳八卦掌,以龍爪掌為主。由程廷華傳至高義盛師祖的這支八卦掌,先後天具備,特別強調「以易理為宗法」,也就是本文所述的「易宗八卦掌」。
高義盛,號德源,字壽山,河北省天津縣楊村鎮人,生於1866年,卒於1951年。初學八卦掌於董海川弟子宋長榮,後改拜南城董海川弟子程廷華處深造,習得八式。庚子拳亂時程公以大義喪生,高師祖與師兄周玉祥切磋武藝達二十年。後來作客山東,於膠濟鐵路周村傳藝,遇見道士宋益仁,因而得窺八卦掌全豹。
據宋益仁所述,宋與應文天、董海川俱師承江西廣華山丹士畢澄霞,並強調:八卦掌原名「周天術」,其術有先天遊身掌與後天六十四纏連掌,有圓形與直線之練法,直線化並可化入圈中,以合易經方圓之理,並留下《周天術》拳譜一冊為證。高祖回天津後,在英租界球場教授六十四式之八卦掌法,此藝於是公開,被後人稱為「程派高氏八卦掌」,為目前所傳八卦掌中較特殊的一支。其弟子張峻峰先生功力精純深厚,為來台傳習內家道藝之始,因為強調以易理為宗法,係依八卦所創造之武藝,因此稱為「易宗八卦掌」,也稱「遊身連環八卦掌」。
所謂的「八卦掌」,是以走圓為主,而一身在八方滾轉變化,於是發展成八個基本掌勢,稱為「八掌」,或「八大母掌」。每一母掌按其前後左右上中下發展,演練增加成六十四掌,因與《易經》中八卦的變化有相似處,便定名為「八卦掌」。現在流傳的名稱有八卦掌、八卦連環掌、八卦遊身掌、游身連環八卦掌等。其掌法、身法、步法的推演,主要取象於龍形,因此又稱為龍形八卦掌、八卦遊龍掌。
八卦掌的出現,就是以《易》學之哲理為基礎,再以古代練氣導引養生之法,融合武術之角觝手搏之術而成。因此理術兼備,道藝兼修,習之足以延年益壽、怡神養性,可謂上乘內家武學。
理論的來源——易經
《易》云:「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八卦定吉凶,吉凶生大業。」 [3] 八卦掌之理論即據此創建。按伏羲所畫之先天八卦,始於「太極」,即以圓形為首。太極生兩儀,分出陰陽動靜;兩儀生四象,為東西南北,因此換掌走於四門;四象生八卦,乃成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,此八卦稱為「先天八卦」。
當人未學拳術之前,此心混混沌沌,一氣渾淪,舉動之間但由天然之性,是為無極。由無極而生太極,太極即一氣,為人性命之本、造化之氣,八卦掌之根蒂。由太極而生陰陽,左旋之而為陽,右旋之而為陰,是為兩儀,即八卦掌之奇偶。復於兩儀之中,各加一奇一偶,以象太陰、太陽、少陰、少陽,而名為四象。由四象而八卦,八卦就是八方。先賢即以此作先天掌,即八大母掌,稱為八路翻身掌。先天掌以走圓圈為基礎,從單換掌開始,運掌遊走於四面八方,也稱為「轉掌」。這是掌中之「體」,也就是掌法的基礎面。
文王因而重之,將八個三畫卦彼此組合,成為六十四個六畫卦,這就是「後天八卦」,一卦生八卦,八八六十四卦,於是先賢以此作後天掌,每一路翻身掌各變出八式,八路掌法,共生出八八六十四式掌法,稱為後天六十四式纏連掌,也稱為「纏掌」。這是掌中之「用」,也就是掌法的應用面。
先天掌為後天掌之本,後天掌為先天掌之用,習練純熟時連貫自如,穿化於圓形之內,圓中有方,方中有圓,先天與後天合而為一,卦卦相生,奧妙無窮。
在中國思想裏,八卦乃是至高至明的智慧,以簡御繁,生生不息,可以「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,曲成萬物而不遺」。因此《周天術》謂:「包天地日月風雨之妙,藏鬼神陰陽變化之機,上觀天文,下察地理,中辨人物。而五行相生、陰陽相合,此八卦之所由來。
所謂八卦,包括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方,即「乾三連,坤六斷,離中虛,坎中滿,震仰盂,艮覆碗,兌上缺,巽下斷」。用以代表天地八種基本現象:乾為天,坤為地,離為火,坎為水,震為雷,巽為風,艮為山,兌為澤。
而在八卦掌理論形成的過程裏,也加入了「陰陽五行」之說。五行者,為金木水火土,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為五行相生;金剋木,木剋土,土剋水,水剋火,火剋金,為五行相剋。在掌法中,出掌為陽,出拳為陰;手心向上為陽,手心向下為陰;手心向裡為陽,手心向外為陰;手直為陽,手曲為陰。步者虛步為陽,實步為陰。順者為陽,橫者為陰。進步為陽,退步為陰。動步為陽,靜步為陰。發者為生,卸者為剋。古譜《周天術》云:「此拳不尚血氣之勇,而以生剋制化為法。」八卦掌不只是手搏腿擊之粗淺把式,更含有崇高的哲理與深奧的武技,對人類的智慧與生理上都能產生莫大的轉化之功。《周天術》謂此掌法:「以五行生剋之理,合八卦陰陽之道,寓九宮飛星之巧,藏天干地支之妙」,正包括了八卦掌全部之技巧與理論,可為全藝之根本。
掌法的創設
八卦掌來自南方的玄門,丹士練功時,指樹為圓,以穿林轉樹為始,因此八卦掌法的創設,也取象於「樹」。如《周天術》中所謂:「轉法樹中云深霧,如龍奧海雲霧行。指樹為拳身法取,樹大根深武藝精。」八卦掌的練習方法,正與一顆樹的成長,以樹比藝,樹由根幹而枝葉,由本而至末;技藝也由單換掌築基,推而展成六十四卦,步步成長。樹的根本,未出土時,有如無極渾沌初萌,也就是太極。既出土,猶如太極天地初開,生出兩枝,即為兩儀,由兩枝再各生出二枝,則為四象,由四象各生出兩枝,則為八卦,再由八卦之每一枝各生出八枝,則為八八六十四卦,一卦有六爻,共為三百八十四爻,生生不息,變化無窮。
故練習掌法,以圓形轉掌為始,為太極。動而換掌旋走陰陽,為兩儀。換掌走四門,演為四象。翻出八方,展為八路翻身掌,即八卦。圓形是掌法的基本觀念,走步時,八方所形成的圓周,就是變化的基準點,所以說「以八卦為盤」。運掌時,以圈心為中宮,在圓圈內外穿插掌法,翻騰變化,就進一步出現了「九宮」,所以說「以九宮為妙」。每路翻身掌生出八式,八路翻身掌即成六十四式,即八八六十四卦,每卦有六爻,而掌法由一式變化六手,則共變化三百八十四手,樹以枝葉茂盛,增加無數枝梢,掌法則以八式動靜變化而無窮,這就是八卦掌法之奧妙。故轉樹歌訣云:
學藝練掌樹為源,太極八卦內裡含。
九宮為妙生變化,陰陽動靜妙無邊。
樹長生枝藝增長,樹根盤旋步法全。
根深葉茂著法廣,精意揣摩藝業寬。